1925年,美国田纳西州纳西维尔建立了一家广播电台。他们开办了一个“往昔的歌剧--老乡音”的专栏节目。邀请了一位名叫杰米·汤普森的81岁的民间歌手演唱,节目受到听众们的热烈欢迎。从此,人们统称这种音乐为“乡村音乐”。不久,一些唱片公司争相灌制乡村音乐唱片,影城好莱坞也拍了些西部故事电影,其中也插有些乡村歌曲。于是,乡村歌手、乡村乐队如雨后春笋。乡村音乐成为美国劳动人民最喜爱的音乐形式之一。在美国,“蓝领”指的是下层人,故这种音乐又称“蓝领音乐”。
纳西维尔电台自开办“往昔的歌剧--老乡音”节目之后,延续数十年,成为该台传统名牌节目。而纳西维尔市也被公认为“美国乡村音乐的白宫”,所有乡村歌手都视之为“乡村音乐的圣地”。
四、五十年代,乡村音乐来到大的城市,受其它乐队的影响,加进了钢琴及其它乐器和电声扩音,那时人们对这种音乐叫“纳什维尔”。到七十年代,乡村音乐也适当地加进了电声乐器。乡村音乐越来越受人们的喜爱。每年10月,美国都要举办“乡村音乐月”,届时,有多种形式的乡村歌曲大奖赛。由美国国家录音艺术学院举办的“格莱美奖”是其中最高奖项。参加比赛的项目除女声、男声独唱及小合唱外,还设有优秀乡村歌曲创作奖。有趣的是,有许多歌手,以兄弟姐妹、父子母女及亲戚的组合参赛,像卡朋特兄妹、娜奥米·贾德和米德斯母女、韦·诺娜母女等。乡村音乐也成为美国家庭、亲友联络感情的纽带。
乡村音乐的曲调,一般都很流畅、动听,曲式结构也比较简单。多为歌谣体、二部曲式或三部曲式。
在服饰上也比较随意,即使是参加大赛及音乐厅重要场合演出,也不必穿演出服,牛仔裤、休闲装、皮草帽、旅游鞋都可以。
近几十年,美国出现了许多有名的乡村歌手、乐队和乡村音乐作曲家。象汉克·威廉、佩蒂·佩吉、约翰·丹佛、摩根、保罗·戴维斯、费瑞蒂·芬德、威利·纳尔逊、埃米卢·哈里卢、丽芭·麦肯太尔、霍利·丹恩等,由于风格各异,乡村音乐也形成了各种流派。1979年1月21日邓小平同志访问美国,美国领导人就安排了有“桂冠诗人”之称的著名乡村歌手约翰·丹佛在华盛顿肯尼迪文化中心,为尊敬的中国客人演唱了《洛基山高高》和《你好》等歌曲。